长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回宝珍”用百年饺香“占”新食客味蕾

2021年10月11日10:26  来源:长春日报
【字体:

吉林老字号回宝珍的饺子为众多食客喜爱。 毕馨月 摄

  在长通路上,一家门脸装修并不十分出挑的店面,却因其招牌上的黑底烫金字——“中国名点 百年老店”,格外引人注目。这家店便是吉林老字号回宝珍饺子馆。一个下雨天,记者推门走进回宝珍,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饺子香,传递出一种家的味道。“回宝珍马上就要有新店了,我们将在饺子品种、配菜品类、质量把关等方面进行创新,助力老字号‘占领’新食客的味蕾。”回宝珍饺子馆经理麻铁君高兴地说。

  饺子馆在长春遍地都是,回宝珍为何受几代人青睐?“喂食牛的上脑和腰条最适宜做馅,胸口和腱子不行,胸口太脆,腱子筋多,包饺子会煮不烂。回宝珍的饺子保证用料精良,选用老汤和馅,连挤净水分的净菜、花椒水、鲜姜、大葱等都有严格的投料标准,使得饺子个头均匀、皮薄边小,馅大细嫩,汁肥汤美。”听麻铁君的一番介绍,令人对回宝珍饺子产生强烈的好奇。

  说起回宝珍落户长春,麻铁君讲起一段尘封许久的往事。

  1920年,年轻的回宝珍随父亲闯关东到哈尔滨,开了一家炒菜馆,生意惨淡,可与之一街之隔的饺子馆却是客似云来。回宝珍发现,其奥秘就在调馅师傅刘子清身上。后因回宝珍在刘子清急需用钱之际帮扶一把,刘子清遂将祖传的选肉、调馅绝招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1924年,回宝珍的哥哥因病在长春去世,回宝珍接替了哥哥开的炒菜馆,并慧眼识珠,于次年将铺面迁到了全市最繁华的地段新民胡同,改做回记饺子馆(回宝珍饺子馆前身)。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南来北往的客人都会到店里吃一盘饺子,喝上半斤‘烧刀子’。一位外地客商还作诗道:‘北回再思回,三宝增一宝’,这一下,‘东北第四宝’回宝珍饺子的名声远播。”麻铁君说,鼎盛时期,饺子馆一天能卖出150公斤面粉包出的饺子,日接待顾客量达千人次。

  上世纪90年代,回宝珍去世后,饺子馆面临关键转折期。那时,风华正茂的麻铁君担起重任,他一边一丝不苟地执行饺子馅的秘制配方,用熟悉的味道留住食客,一边在原有一两种馅料基础上,根据顾客多样化需求研发出十余种新式馅料。

  中华名小吃、中国名点、吉菜名点、长春著名商标、吉林老字号……20多年时间过去了,回宝珍品牌在传承者的手中不曾蒙尘。对于新店的新路径、老字号的新发展,今年已58岁的麻铁君坦言将“逆水行舟,迎难而上”!(记者毕馨月)

(责编:马俊华、谢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