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2022.04.13】本轮长春市疫情防控工作第33场新闻发布会实录

2022年04月13日15:25  来源:长春新闻发布
【字体:

发布会视频

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 姜元生

大家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长春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56场新闻发布会,也是本轮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召开的第33场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长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少清先生,他将介绍隔离方舱建设及隔离人员转运安置情况;共同出席发布会的还有长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邓辉先生,他将通报最新疫情信息并与杨少清先生共同回答记者提问。

邓辉:

首先通报长春市疫情情况。

4月12日0-24时,长春市新增本地确诊病例173例(含96例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其中宽城区38例、经开区31例、绿园区29例、九台区18例、南关区16例、朝阳区13例、二道区8例、榆树市8例、长春新区6例、净月区3例、汽开区3例。

新增本地无症状感染者801例,其中宽城区337例、绿园区104例、朝阳区71例、经开区67例、长春新区55例、南关区53例、二道区51例、净月区20例、九台区18例、汽开区15例、德惠市7例、榆树市1例、农安县1例、公主岭市1例。

截至4月12日24时,长春市累计报告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3342例,无症状感染者18280例。以上感染者均已转至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对以上人员的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均已开展追踪排查,并落实管控措施。

4月12日0-24时,我市新增治愈出院确诊病例881例,新增解除隔离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985例。

昨日18时起,我市将19个区域调整为低风险区,其中,九台区18个,净月区1个。

今日,长春市公布首批51个“无疫乡镇(街道)”,其中,公主岭市15个,榆树市4个,农安县17个,德惠市11个,长春新区2个,莲花山2个。自公布之日起,51个“无疫乡镇(街道)”调整为防范区。

4月12日12时—4月13日12时,我市完成新一轮核酸检测。按照国家疫情防控有关规定,经长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研究判定,朝阳区、绿园区基本实现了社会面动态清零。

另外,公主岭462方舱医院今日实现休舱。

杨少清:

确诊病例及时治疗和密接、次密接人员及时隔离观察是实现“四应四尽”的关键环节。为此,我们把方舱医院、方舱隔离点建设和密接、次密接人员转运作为疫情防控重中之重,抓实抓细。

一、全力以赴推进方舱医院、方舱隔离点建设

3月9日,长春市启动了方舱医院、方舱隔离点和医疗救助点等医疗隔离设施选址、设计和建设工作。截至4月12日24时,全市共建成并投入使用方舱医院22处、床位23095张,其中,市本级方舱医院11处,床位18045张;县(市)区、开发区级方舱医院11处,床位数为5050张。全市共建方舱隔离点12处、床位9301张,其中,市本级方舱隔离点6处、床位7615张;各县(市)、城区、开发区级方舱隔离点6处、床位1686张。同时,建设医疗救助点4处,床位1418张。

二、全力以赴做好密接、次密接人员转运

密接、次密接人员及时转运隔离观察直接关系疫情防控工作成败。我们统筹资源,整合力量,按照“快、准、严、细、实”的工作要求,争分夺秒做好密接、次密接人员的集中隔离转运工作,截至4月12日12时,累计转运密接、次密接人员63280人。

1.加强统筹,确保有限资源合理使用。一是合理调配隔离宾馆、方舱隔离点等隔离场所资源。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统筹全市隔离场所资源,确保大规模隔离转运工作有序开展。目前,全市共建方舱隔离点12处、床位9301张;改建房屋20个,集中隔离房间7603间;改造宾馆酒店等395处,集中隔离房间33670间。同时,经省委省政府统筹全省资源,各市、州给予了大力支持,确保了密接、次密人员应转尽转、应隔尽隔;二是及时做好隔离到期人员转运工作,及时腾退隔离房间,提高隔离场所使用效率;三是统筹转运车辆人员,科学安排运力,确保隔离人员及时安全转运至隔离场所。

2.优化流程,力争蹄疾步稳高效运转。我们启动应急机制,打通堵点,推进转运工作高效有序开展。一是加强流调与转运信息衔接,精准找出密接、次密接人员,做到转运信息早推送,转运工作早实施。二是坚持首问负责制,不管是负责人还是工作人员,接到转运信息立即落实,没有“二传手”,减少中间环节,提高转运效率。三是建立直通直连工作机制,在属地政府、隔离场所管理单位和交通、公安部门之间搭建直通直连通道,及时对密接、次密接人员进行隔离转运,做到“即查即转、应转尽转、应隔尽隔、日清日结”。

3.突出重点,发挥转运工作最大效能。隔离转运能有效阻断疫情传播,为此,针对疫情扩散特点,有重点地做好转运工作:一是突出重点人群。对疾控中心流行病调查确定的需集中隔离观察的各高校学生,优先展开集中转运,做好转运途中安全管理,确保应转尽转,安全运行,不漏一人。二是突出重点地区。协调各方力量,统筹全市资源先后为九台、宽城、绿园、经开等重点地区的隔离转运工作创造条件,确保重点地区密接、次密接人员及时转运,有效阻断疫情扩散。

4.规范操作,保障隔离转运过程安全规范。规范操作是实现安全转运的保障。一是严格按照隔离转运规程改装转运车辆,严禁不合格车辆运行,杜绝安全隐患。二是严格遵照卫健部门的指导,隔离转运人员全程戴口罩、手套、穿防护服,做好自身防护,严防转运过程发生疫情扩散风险。三是对转运车辆及时做好消杀工作,坚决防止转运车辆成为病毒传播的媒介。四是确保交通安全,交警部门为隔离转运车辆提供前导和后卫进行护航,确保了大规模人员转运工作安全、高效、有序。

守望都市记者: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市民普遍比较关注方舱医院和隔离点建设,请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杨少清

为确保按时完成方舱医院和隔离点建设,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组建方舱建设专班,从市本级和区级两条战线,高效推进方舱医院及隔离点建设。在各隔离点成立建设指挥部,抽调市建委、市规自局、市交通运输局、属地政府等各相关部门专人专职,做好横向、纵向沟通协调,现场统筹调度工程进度,加强施工质量监管,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物资运输、后勤保障、医疗防护等各类问题。

二是做好资源统筹。采取新建及改建相结合的方式,全面盘点可利用资源底数,逐个场所实地走访、踏查。充分利用酒店、公寓、学校、场馆、工厂、回迁房和未建成商品房等各类闲置资源,加快隔离点建设。

三是严格程序要求。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严格落实设计、监理、造价等基本建设程序,对施工单位的项目建设团队、应急预案、疫情防控、消防安全、员工组织及日常防护等方面均有严格的要求,工程完工后组织卫健部门、生态环境部门等相关单位开展功能性验收,在达到防疫要求后正式投入运营。

四是科学安排工期。各隔离点改造工程时间紧、任务重,每一处隔离点最长工期7天,最短2天,参与建设的施工单位及供水、供电、通讯、供热等要素保障企业达到30户,累计投入施工人员近2万人。采取同步交叉施工,压缩施工工期,协调业主、设计、施工、水暖电气、通讯、卫健、消防等各方面力量入场,会商制定设计方案、组织施工队伍、科学安排时序,边设计边施工,提前协调卫健、消防、医护、物资等专业力量和资源介入,力求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方舱建设和改造工程。

香港商报记者:在人员转运过程中,是如何保障转运运力的?

杨少清

为确保隔离人员及时安全转运,我们在运力保障上主要做了以下三项工作:

一是成立专班。为做好涉疫人员转运工作,市政府成立了转运工作专班,建立24小时运力调度机制,实施扁平化管理,指挥员、调度员、驾驶员直接沟通联系,确保各项指令及时传达到位,根据需要随时安排运力执行转运任务,做到“车等人”,及时处置突发情况。

二是组建应急运输保障车队。组织21家大型客运企业,征集340台中、大型客车备勤,随时执行转运任务。同时储备100台公交车作为补充运力,组织500余名驾驶员封闭管理,随时出战,确保运力充足。4月11日,协调省交通运输厅集结全省各地130台大型客车组建了支援车队,全面支援保障长春市抗击疫情。

三是严把运输防疫关。转运密接、次密接人员的车辆,全部使用前后双门的大型客车,在驾驶区和乘客区之间安装物理隔离。车辆每次执行完转运任务后进行终末消杀,驾驶员实施二级防护,防止交叉感染。所有参运驾驶员统一食宿,每天检测核酸,实时掌握驾驶员健康状况。

截至目前,已累计出动客运车辆4351台次,完成20余万人次的转运任务,其中医护人员15万人次,涉疫人员3万人次,解除隔离和治愈出院人员1万人次,志愿者1万人次,全力保障了疫情防控人员转运需要。

吉林新闻综合广播记者:疫情期间,市民居家应如何做好通风?

邓辉

居家开窗通风时,有条件的户型要同时打开对立墙面上的窗户,形成“穿堂风”,这样便于实现室内气体的快速交换。气候温暖的条件下,可以持续保持开窗通风;气候寒冷的条件下,可以分时段进行开窗通风,比如上午、中午、下午各通风半小时。对于不具备对立通风条件的家庭,应适当延长开窗通风时间和频次,通风时要注意做好个人保暖,尤其是家里有老人儿童时,注意避免感冒。

(责编:马俊华、谢龙)